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员工也日渐需要处理国际化的工作。因此,博报堂每年都会将东京总部的员工派往集团在世界各地的公司,与当地员工共事三个月,以此开展全球人才培训。2018年,共有四位员工在10月至12月间被派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Creative Director/Copy Writer(创意总监/文案)间部奈帆和Strategic Planner(战略策划)村山满汇报了他们在越南的培训经历。
Hakuhodo & Saigon Advertising公司入口处的合影
越南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日本的88%,形状为南北延伸的长条,人口约9200万(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三,相当于日本人口的70%)。村山满先生和我乘坐了六小时的航班,抵达了它的经济中心胡志明市,并在这里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工作。
博报堂在越南设有5家子公司,而我们被派往的是Hakuhodo & Saigon Advertising(成立于1995年)和Hakuhodo Vietnam(成立于2012年)。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在越南开展业务的日本公司提供企业传播服务,员工总数约150人,平均年龄略低于30岁。他们共同组成了勤劳、温暖且充满活力的团队。
我所在的创意部门有约30位同事,包括3位创意总监——1个菲律宾人和2个越南人——以及他们下属的越南籍文案人员和艺术指导。在新的岗位上,我负责的是类似创意总监的工作。为了能给予员工最明确的创意工作指导,抵达后,我立即参观了这座城市,了解了当地人们的生活、观看了许多商业广告、尝试了多种移动应用和网站。总之,我尽可能地从感性上了解了我们的目标群体和媒体环境。我还和战略规划和客户服务部门进行了许多对话,并投入心力,用英语和他们达成了总体意见的共识。我们会用越南语向客户发出提案,因此我多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这种语言的知识及其文案技巧。
每个人过生日都会收到一个蛋糕作为庆祝礼物。我的生日正好在越南培训期间,我也收到了无比的惊喜。
越南的广告业尚在初期阶段,他们更喜欢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这里的广告讲究真情实意,文案们的英语水平也高于我。但我觉得,这些同事们可以采取更加深入的思维,创作一些不那么“直白”的内容,因此我就花时间与他们进行了合作。在此期间,只要是好主意大家都会给出积极的反馈,而我真切地觉得,创意是无止境的。
每个周末我都会去胡志明市之外探险。我搭乘快艇去了头顿市、靠近柬埔寨国境的富国岛、越南中部的岘港和会安,以及新加坡和曼谷。只要花上一两个小时,你就能前往另一个经济发展程度相差30-50年的城市。这种变化是在日本无法体验到的,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也稍微产生了一种感觉,虽然日本要更加发达,但这个岛国并不是亚洲真正的中心。
胡志明市中心(左)
柬埔寨国境附近,距离胡志明市一小时航班里程(右)
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但我一个人在越南度过了这三个月。离开前,我给我母亲和丈夫制作了一份“家务手册”,并拜托孩子的学校和其他已经当妈妈的朋友们帮忙照顾,还给孩子们买了智能手机(带Line聊天应用)——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在远方也能照顾孩子们。这样我在聊天时就不用担心话费问题,多亏了这一点,孩子们也能安心度过我不在身边的那些日子。在我加入博报堂时,当时的女性员工比例仅有10%左右,但现在已经上升到了30%左右。我希望我的此次挑战(尝试?)能让其他的女性员工也有所借鉴。
在东京时,我每天会花约5小时照看孩子和做家务,但在胡志明市这里就没有了这些负担,可以将精神集中在工作上,就好像一天有28、29个小时一样。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同时过着两种生活一样。这座蓬勃发展的城市所具有的氛围在身心两面都对我造成了巨大影响,让我焕然一新、活力充满。我非常感谢所有给予了我支持的人们。
我所在的策划团队共有11名员工,除了一位日本籍主管之外,其他的成员们都是二十、三十多岁,非常年轻。他们被均等地分为来自调研公司的一组,和来自其它公司的一组。
当我开始在这里工作时,我认为这里最大的不同就是,创意和策划人员都极为关注产品的独特卖点:它在哪里优于竞争对手?以汽车产品来举例,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其它品牌都没有这项特色。我们如何用充满吸引力的方式来展现它?”我认为这是与日本不同的一点,日本的市场已经极为成熟和饱和,而越南尚在发展期,消费者们购物的方式都是直来直去。作为一名策划,在越南这个市场,即使今年的业绩是去年的两倍也并不是件怪事,这实在是让我激动万分。
会议后的午餐
胡志明市是一座大都会,但走出这里,你就会被宁静的自然所环绕。我在周末会前往附近的海滨城镇。只要花1000日元左右,你就能轻松找到过夜的地方。感谢在这里陪我玩风筝冲浪的伙伴们,他们每周都会在这里等我。即使远离了我的家人,我的周末也过得很充实。
在海边的头顿市与风筝冲浪同好们的合影
我曾在美国居住过10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习惯了用英语工作,但当我回顾以前的工作时,客户要么是拓展海外市场的日本品牌,要么是进入日本市场的国际品牌。我从事过能够利用“日本人”这个身份的工作。但在越南,我遇到了来自菲律宾的执行创意总监、来自法国的数字策划和其它各国使用非母语工作的同事们。
多亏这一点,在我身处越南的三个月期间,我找到了我的下一个目标:在一个无法借助语言或国籍优势的环境中开展策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