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看!电影带来的多种欣赏方式”

2018年3月2日
  • 观点

■当今时代的“电影体验”是指什么?

听到“电影体验”您会联想起什么呢?

应该会有很多人联想到在电影院看“电影”,也就是进影院观赏。实际上,影院观赏所带来的票房收入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衡量电影是否卖座以及电影行业本身繁荣与否的重要指标。

(图1)年度电影票房收入

例如,回顾最近的三年期间(图1),去年也就是2016年,《你的名字。》和《新•哥斯拉》创下了历史性的精彩成绩,票房收入高达2355亿日元,打破了至今为止市场规模的最高记录。另外,2017年推出的《美女与野兽》等热卖影片虽然冲击力稍低于前年,但票房收入也达2285亿日元,创下了有史以来第二大的市场规模记录。

从票房收入这一量的指标来看,似乎给人以电影业界最近几年渐趋兴旺的感觉,但实际上又有着怎么样的质变呢?

■从数据可看到“电影体验”的质变

关于各种内容的领域,通过对多年来收集的“内容粉丝消费行动调査”进行分析,便能观察到非常有意思的倾向。

在这一调査中针对“电影”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在电影视听中的重视点”。

引人注目的是从2015年到2017年期间,重视“故事性”的比例降低了20%。(图2)三年内减少了两成,这个比例应该说相当大。而另一方面,从2015年起至2017年,上升幅度最大的重视项目是“正在上映的电影院”(约上升了11%)。(图2)这应该可以被认为体现了人们对“去电影观赏的途径良好(时间和便于前往等)”的重视。

(图2)电影视听时的重视点(2015年→2017年)

从这两个变化,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假设的结论:从这两个变化可以推断,相比“故事性”等“电影的内容”, 生活者也许变得更为重视“观赏电影这种体验本身”。

在进一步思考上述假设结论的基础上,让我们也来看看其他数据吧。

(图3)电影支出项目 年平均使用金额

在该调査中,我们还调查了不仅限于“在电影院观赏”的“关于电影的支出”。
将各支出项目的支出人数年平均使用金额进行比较后,得到的就是图3。支出最多的项目是“电视播出”,从2015年的约4万日元增加到2017年的约4万5千日元,呈上升倾向。在这里的“电视播出”是指BS、CS的播出和有线电视的播出。

紧跟其后位居第二的支出项目是“宣传活动、现场”相关的支出。这从2015年的约3万5千日元到2016年有所下降,又在2017重新出现上升趋势。这些不仅是指通常在影院观赏电影,还包括参加电影宣传活动、造访外景地或设施等。回顾近年来的情况,可以感觉到像这样的宣传活动和观赏后的行动有所增加。(《新•哥斯拉》的可发声上映会、《King of Prism》的声援上映、《爱乐之城》in 演唱会、《你的名字。》的以须贺神社为代表的外景地设施圣地巡礼等)

另外位居第三高的支出在2015年是“周边商品”,而到了2017年则变成了“多媒体设备”。这一项从2015年的约5千日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约2万日元,约为原来的4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如今的定额制播放服务在短时间内开拓了大量用户。与以往相比,我自己也为了观看感兴趣的电影,而更多地使用定额制播放服务以观看相关作品,这个数字正体现了我的这种变化。

■通过时间轴和支出的扩展重新定义“电影体验”

正如至今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随着媒体、设备的变化和新服务的出现,电影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欣赏方式。当然,在安装着音响设备、拥有宽敞空间的影院沉浸在电影的世界观中进行的“影院观赏”毫无疑问一定是一种富足的电影体验。但事实上我们在听到“电影体验”时,往往会将其与“影院观赏”理解为相同的含义。

如今,电影的欣赏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影院观赏”只不过是“电影体验”的一个侧面而已。

(图4)

※“参加电影预告及宣传活动”、“电影观赏报告及分享观后感”
虽然在调査中并未对“二次创作”作出提问,但作为生活者有关电影体验的一个例子而进行了追加记载

图4是以影院观赏为中心,将其前后的时间轴作为横轴,将支出金额的高低作为纵轴,以通过调査获取的支出项目为中心,然后将电影体验的要素大致地作了标示。

考虑一下影院观赏前,作为支出的“多媒体设备”等,通过定额制播放服务观赏相关作品、单纯地参加电影的预告和宣传活动不仅能提高对影院观赏的期待,应该也可以称之为电影体验重要的一部分吧。另外,随着最近社交媒体的普及,在观赏了电影后进行图片的投稿表示“我去看了哦”,或是撰写感想或经二次创作,在网络上分享这些信息等行为变得越来越普及。毫无疑问,不仅是购买周边商品、DVD、蓝光碟片及CD等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消费行动,以电影为媒介的这种信息行动在如今的时代也已经成为重要的电影体验的一部分。

■不停留于“观赏”的多样化扩展正是这个时代的“电影体验”

刚才我提到了在电影视听中,生活者的需求从“电影的内容”变得更为重视“观赏电影的体验本身”。

作为全方位刺激五感的“影像体验”,原本可以认为电影占据了作为娱乐不可动摇的地位。当然,这种认识将随着VR、AR、以及尚未出现的技术的运用,而升华为更为充实的体验。举个例子,既然可以使用VR,提供真正投入影像世界中的体验,那么如果能够设计出发挥在电影院与他人实时、实地欣赏影像的性质而提供体验(例:多人体验的VR、相互作用带来变化的影像体验),就有可能成为电影体验的附加价值。

但是,当我再次通过时间轴和支出的多种方式来看待“电影体验”时,发现并不仅仅是这种高度的观赏体验,围绕着不只是用来“观看”的“电影”,生活者多姿多彩的“电影体验”才是最适合被称为当今时代“电影体验”的。

考虑到近年来急剧变化的媒体环境,我们可以想象今后电影的欣赏方式将更趋多样化,但是,无论是制作电影的人也好,欣赏作品的人也好,通过像这样积极地享受电影,我相信,让更多的人能够更长久、更深刻地欣赏电影的世界将会更进一步有所扩展。

川合 英
博报堂DY Media Partners,Media Content Business Center
Content Business Lab
2011年进入博报堂。作为营销职位,在零售・物流、电视台、食品、创新相关企业的商品开发、传播策略立案业务等领域工作了6年后,从2017年10月起开始担任现职位。从事针对媒体公司、内容持有人的课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工作。每年在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大约有100部。
返回新闻与洞察